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项昊宇:对石平的制裁也是对日本右翼的警告

  石平这种依靠贩卖反华言论搏出位的“华裔评论家”,在日本政界和舆论场上扮演着极不光彩的角色。他们数典忘祖,将个人私利凌驾于民族大义和客观事实之上,以出卖自己的母国文化背景为“投名状”,通过构陷、歪曲和污蔑中国来博取日本右翼势力的赏识,捞取政治资本。

  石平这种依靠贩卖反华言论搏出位的“华裔评论家”,在日本政界和舆论场上扮演着极不光彩的角色。他们数典忘祖,将个人私利凌驾于民族大义和客观事实之上,以出卖自己的母国文化背景为“投名状”,通过构陷、歪曲和污蔑中国来博取日本右翼势力的赏识,捞取政治资本。

  9月8日,中国外交部宣布对长期反华的日本参议员石平采取反制措施。此举引发了强烈反响,中国民众普遍认为这是对肆意抹黑攻击中国的海外反华分子一记及时的重拳,大快人心。这一措施不仅是针对石平个人的恶劣反华行径,更是对他背后的、近年来日益猖獗的日本右翼反华势力发出了一个清晰而严正的警告:是时候收敛你们毫无底线的反华鼓噪了。

  石平这种依靠贩卖反华言论搏出位的“华裔评论家”,在日本政界和舆论场上扮演着极不光彩的角色。他们数典忘祖,将个人私利凌驾于民族大义和客观事实之上,以出卖自己的母国文化背景为“投名状”,通过构陷、歪曲和污蔑中国来博取日本右翼势力的赏识,捞取政治资本。石平之流的言论,从歪曲解读中国内外政策,到在涉台、涉港、涉疆等中国核心利益问题上大放厥词,再到煽动“中国威胁论”,其系统性的谎言和毫无根据的抹黑,已经成为日本社会对华负面认知的重要污染源。他们利用自己曾经的“中国人”身份,为其反华言论披上“知情者”的伪装,极具欺骗性和煽动性,对日本民众对华认知产生了误导。

  然而,石平现象并非孤例,其背后是日本右翼势力系统性、持续性的反华操弄。近年来,从对侵华历史的“翻案风”,到涉及中国主权问题的恶意挑衅;从追随外部势力干涉中国内政,到在经济科技领域鼓吹“对华脱钩”;从在网络空间编织散播反华言论,到在一些右翼媒体上连篇累牍地进行负面评论,日本右翼势力在政界和民间掀起了一股股反华恶浪。他们的行径,根植于顽固的冷战思维和对中国崛起的战略焦虑,始终无法以理性、平等的心态看待邻国的发展。

  这些反华鼓噪的实质,是企图通过制造外部敌人来转移国内矛盾,通过煽动对立来谋取政治私利。其直接后果是严重毒化了中日关系氛围,侵蚀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等四个政治文件确立的互信基础,严重背离了两国领导人关于“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重要共识。中日关系正常化几十年风雨历程,凝结着无数有识之士的心血,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来之不易。而日本右翼势力的肆意妄为,是在开历史的倒车,将两国关系推向危险的境地,这不仅让致力于中日友好的各界人士感到痛心,也让广大期待和平友好共处的两国人民感到愤慨。

  更重要的是,日本右翼的反华行径,最终损害的是日本自身的国家形象和根本利益。长期以来,日本极端右翼势力鼓动排外思潮,宣扬人种歧视,传播仇恨言论,极力推销极端“反华厌韩”的政策主张,早已成为日本社会的毒瘤,与日本现代社会文明有礼的形象格格不入。相信所有在日本生活的外国人,对于日本极右势力的猖獗都有过切身体会。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日本国际形象应建立在尊重历史、遵守国际文明规范、与邻国和谐相处的基础之上。尽管极右反华势力在日本只是少数人,他们的狂躁言行不能代表全体日本人和整个日本社会,但他们超出体量的极端言论鼓噪具有放大效应,只会让国际社会看到一个狭隘、偏执、缺乏历史反省精神的日本,会让人对于日本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积极作用的意愿和能力产生严重质疑。在经济上,中国作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鼓吹“脱钩断链”、破坏经贸合作,无异于自断臂膀,最终将由日本企业和民众来承担经济受损的苦果。一个稳定、健康、友好的中日关系,是日本维护自身长期发展繁荣的重要外部依托,蓄意对其进行破坏,无疑是极其短视和不负责任的。

  对此,日本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于右翼反华势力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言行,日本政府长期以来采取默许、纵容甚至迎合的态度,未能对其进行有效约束和正确引导。这种暧昧不清的立场,客观上助长了反华势力的嚣张气焰。我们必须提醒日本政府,维护中日关系大局,符合两国共同利益,也是作为地区重要国家应尽的国际责任。日方必须切实承担起约束国内极端言行的责任,停止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玩弄两面派手法,以实际行动取信于邻国和国际社会。

  此次对石平的反制,是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坚定行动,也是捍卫中日关系政治基础和两国人民友好情谊的必要之举。我们希望这一记警钟,能让日本社会中那些被右翼势力蒙蔽的人们有所清醒,更希望那些沉迷于反华鼓噪的右翼政客和“学者”能够悬崖勒马。石平之流如果不能改弦更张,终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必然会付出应有的代价。(作者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责任编辑:刘德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火龙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52084.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